<tbody id="fylvw"><pre id="fylvw"></pre></tbody>

  • <th id="fylvw"></th>

    1. <dd id="fylvw"></dd>
    2. <tbody id="fylvw"><noscript id="fylvw"></noscript></tbody>
        1. 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要聞 李明到部分高校調研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動員大會召開 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心理健康結果解讀暨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題培訓班開班 周升升:沒有一座高山不可以翻過 東營:“城鄉一體化”擘畫學前教育“最美生態” 圖片新聞

          第1版:要聞
          三十而立    守正創新
          要聞
          01

          東營:“城鄉一體化”擘畫學前教育“最美生態”

          □ 張桂玲 孟艷

          “近5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20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59所,完成40所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工作,共計擴增普惠性學位3萬余個。”

          “目前,全市學前教育公辦率為78.60%,普惠率為95.67%,分別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全市省級一類以上優質園占比達65%,幼兒園專任教師(含園長)持證上崗率為98%,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為97%,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這樣一組數據的誕生地,正是萬里黃河奔騰入海之地、被譽為“海天之間,千鳥翔集”的生態之城——東營。而對于這里的人民來說,屬于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只是這里的自然環境,更有學前教育快步邁向“城鄉一體化”發展而催生出來的“最美生態”。

          “連續十年列入民生保障”

          實現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資金保障是關鍵。

          “2011年以來,我們先后10年將‘城鄉幼兒園建設’‘教育資源擴容提升’等項目列入市年度民生實事,安排專項資金予以保障。”據東營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汝升介紹,10年來,東營逐年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以2022年為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學前教育經費支出較2021年的6.59億元增長10%以上。各縣區均按省定標準落實生均公用經費,及時足額撥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貼。其中,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撥款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770元。

          為持續擴增普惠性資源總量,東營市全面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持續加快幼兒園建設。根據國家和山東省相繼出臺的“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東營市于2022年10月制定出臺了《東營市“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队媱潯访鞔_提出:“全面實行鎮村一體化管理,深化‘優質園+’辦園成果,形成鎮域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標準化管理、一體化發展的辦園格局。積極探索縣域一體化發展改革,整體提升農村學前教育水平。”據此,各縣區結合本地實際也制定出臺了本地“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工作作出具體部署,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幼兒園的改造提升力度,重點支持教育強鎮筑基省、市級試點鄉鎮提升辦園水平,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動模式”讓發展共同體“活力更足”

          芳菲四月,在清晨明媚的陽光下,利津縣鹽窩鎮中心幼兒園大趙分園的幼兒們正在處處充滿鄉土氣息的戶外活動區域進行著趣味橫生的傳統游戲、自主游戲、科學游戲和野趣游戲,歡笑聲此起彼伏。

          鹽窩鎮中心幼兒園大趙分園在鳳翼聯盟的幫扶下,通過提升環境、改造場地、豐富材料、業務引領促進內涵發展,由省級一類園創建為省級示范幼兒園。但在3年前,這所幼兒園還面臨著幼兒人數逐年減少、辦園經費不足、游戲場地開發不充分、設施設備老舊、師資力量薄弱等發展困境。“2020年,利津縣啟動學前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我們有幸成了鳳翼幼教聯盟大家庭的一員?倛@除了物質上的無私幫助,還有業務上‘手把手’的帶動引領,促使幼兒園辦園水平及質量整體上得到了大幅提升!”提起這所幼兒園的逆襲之路,鹽窩鎮中心幼兒園大趙分園園長孫紅霞感慨道。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東營市從2020年起啟動學前教育游戲活動實驗區(園)建設及傾力打造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的行動。即通過行政推動、課題帶動、區域聯動“三動”模式,進一步深化“優質園+”辦園成果,引導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和民辦幼兒園輻射。助推結對園、輻射園抱團發展,初步形成各縣區“頭雁競飛、雁陣相隨”的“雁陣效應”。

          利津縣組建起了“鳳起、鳳翼、鳳翔、鳳臨”4個幼教聯盟,實施半緊密型管理,聯盟龍頭園對各分園進行精準幫扶,通過構建游戲區域、支援玩教具、城鄉輪崗、雙向交流教師等方式,實現協同發展;廣饒縣實行教師、經費、設施、保教、安全和評價“六統一”管理,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學前教育規律又兼具本地特色的“鎮村一體化”發展新路子。東營區、河口區、墾利區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在不斷創新思路,通過集團化辦園、公民辦共助、區內外聯動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輻射范圍,探索組建了跨區域城鄉結對“發展共同體”模式。

          截至目前,東營市共組建了學前教育集團21個,涵蓋幼兒園52所;成立結對聯盟15個,涵蓋幼兒園154所;教育結對協作155對(組),涵蓋幼兒園211所,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整體提升了全市城鄉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

          以“硬措施”夯實人才“軟實力”

          作為一名農村鄉鎮幼兒園的高級教師,廣饒縣稻莊鎮中心幼兒園教師馬志慧曾先后獲得東營市教學能手、東營市學科帶頭人、東營市教書育人楷模、山東省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先進個人等稱號。談起榮譽背后的成長歷程,馬志慧坦言:“一切都是因為東營的大環境好。”

          馬志慧的成長只是東營市學前教育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縮影。“如果沒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而又穩定的幼師隊伍作支撐,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就會淪為一紙空談。”東營市教育局學前教育科負責人牛美鋒告訴記者,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東營市在夯實人才軟實力方面采取了系列“硬措施”,促使教師成長有了看得見的突破性進展。

          設定事業機構編制,吸引人才。2018年,東營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公辦幼兒園機構編制核定和控制總量人員核定工作,將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等納入機構編制管理。近3年,全市共計新增幼兒教師近2500名,其中鄉鎮1084名,城鄉幼兒園師資隊伍得到進一步擴充。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留住人才。積極落實包括農村集體幼兒園在內的公辦性質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實現了5項社會保險全覆蓋。為鄉鎮農村公辦幼兒園正式工作人員落實鄉鎮工作補貼政策。加大繼續教育力度,培養人才。連年舉辦全市幼兒園園長崗位培訓班,實現園長全部持證上崗。以縣為主做到教師培訓全覆蓋,隊伍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不斷探索名師培養路徑,發展人才。目前,有20名幼兒教師進入第四期東營名師建設工程人選,通過專家引領、實踐反思、實驗研究等措施,逐漸成為學者型、專家型幼兒教師。創新城鄉協同教研機制。建立起一套以“優化管理、科學保教、資源共享、提升質量”為目標的學前教育城鄉協同教研機制。創新開設了“東營市學前教研流動講堂”,整體推動教師成長。

          東營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董玉奎表示:“東營市學前教育工作者曾先后在全國學前教育工作研討會、全國學前教育教科研工作論壇、教育部奮進之筆‘1+1’訪談等活動中做典型發言,但這些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我們將持續在‘普及普惠’和‘安全優質’方面下功夫,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国产目拍精品kkee88

          <tbody id="fylvw"><pre id="fylvw"></pre></tbody>

        2. <th id="fylvw"></th>

          1. <dd id="fylvw"></dd>
          2. <tbody id="fylvw"><noscript id="fylvw"></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