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梅:何方可化身千億
“Candy (楊永梅的英文名)在課堂上風趣幽默,會開各種各樣的玩笑,這些玩笑都和學習有關。”“上Candy的課,我從不犯困,沒有聽不懂的時候。”“Candy,我們今天還想繼續在校園里尋找春的顏色。”……
多年來,記者多次采訪楊永梅的學生,發現變化的是學生由陌生到熟悉的面孔,不變的是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和對老師的喜愛。
1998年,英語專業畢業的楊永梅被分配到沂蒙山區一所鄉村小學任教。作為老黨員的父親送她入職時指著學校用來打上課鈴的大鐘對她說:“希望你像‘鐘’一樣,不斷敲打自己,把文化和知識清清楚楚地教給村里的孩子,做一名響當當的老師。”
25年來,楊永梅不斷“敲打”自己,從未懈怠。如今,任教于沂南縣第六實驗小學明生聯小的她,“響當當”的榮譽不勝枚舉: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省教書育人楷模、省教學能手、首批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主持人、省專家庫入庫專家、沂蒙名師、縣人大代表、縣十大優秀青年。
2000年,沂南縣小學試點開設英語課,楊永梅成為鎮上第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面對一窮二白的現實條件,如何在鄉鎮小學點燃農村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呢?面對“農村娃普遍存在英語底子差、聽說讀寫能力不足、學習方式不得法,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也很累”的現狀,楊永梅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學習,觀摩高質量優質課,翻閱大量國內外教育書籍,請教全國各地名師,自費購買教育教學專著和學習設備,總結出輕負高效的“3+5+X”課堂教學模式,以活、趣、動、竅、勤“五字”綱領,將英語學習的種子播撒在這個信息相對落后的小鎮,讓學生深深愛上了英語課。
作為一名教育志愿者,終生送教是她無悔的選擇。2014年,楊永梅加入山東省教育志愿者鄉村支教“小學英語”專家團隊。2017年暑假,她的父親需要做雙腿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而手術日期和她去沂水送教的時間沖突了,但是作為專家的她不能缺席。在猶豫、焦慮間,她獲得了愛人和父親的堅定支持。
2020年底,作為齊魯名師的楊永梅是臨沂唯一入選趕赴新疆開展巡回送教活動的教師。送教現場通過“云課堂”,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在線直播?κ驳貐^疏勒、英吉沙等4個縣實現同步遠程送教,在線觀摩總人次達60.3萬。她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到了新疆,展現了齊魯名師的風采。
“獨木不成林。”從我省的鄆城到沂水、蘭陵等縣,再到河北省廊坊市,從線下送教到線上指導,楊永梅9年時間里犧牲個人周末時間,送教的足跡踏遍省內外30余個縣(市、區),累計為1萬多名教育資源薄弱地區的鄉村英語教師送教600余學時,舉辦專題講座60余場次,主講省、市、縣級公開示范課、觀摩課100余節,持續引領一批又一批鄉村英語教師成長。其間,她更樂于為沂南的教育奉獻,為區域教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將個體的發展和促進區域教師隊伍的發展結合起來,努力帶動一個學科、影響一個學段、成就一批教師。
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楊永梅總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需要關愛的特殊家庭學生身上。家訪、談心、心理疏導……楊永梅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這是因為,在她心中,學生是這個世界上與她沒有血緣關系卻關系最親密的人。有一名女生是重組家庭中的困難學生,她的繼母又生了弟弟、妹妹。平時,她一直和祖母住在一起,性格很古怪。楊永梅在家訪時發現該生家里窮得很,連院墻都沒有,冬天沒有取暖的爐子,老人身體不好,還需要她照顧。此后,楊永梅每月對這名學生家訪一次,給她買棉襖、手套、學習用品,給她的家里添置常用物品。楊永梅的愛心和奉獻最終感化了女生。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楊永梅以心血浸染著學生,以汗水澆灌著學生,以付出成就著學生,在耕耘中收獲著成就,在成就中收獲著幸福,詮釋出她教書育人最美的品質與追求,描繪出一幅教育一線最美的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