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體教融合,讓校園足球“足”夠精彩
7月29日凌晨,異國他鄉傳來了一個讓中國球迷為之振奮的消息。濟南歷城二中女足七戰七捷,問鼎2023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這是時隔16年后,中國球隊再次在這項賽事上奪冠。從全國冠軍到世界冠軍,歷城二中的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是多年來我省校園足球堅持體教融合,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
去年,歷城二中女足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同級別比賽的全國冠軍。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有人說,在歷城二中女足身上看到了中國女足“鏗鏘玫瑰”精神的傳承。其實,這種傳承,并不是精神意志的簡單復制。足球是一項團隊性、技術性很強的運動,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扎實訓練和磨合,才有機會在賽場上獲得佳績。這一點,學校球隊如何實現呢?歷城二中女足的隊員們白天和其他同學一樣自習、上課,只是在每天下午訓練兩個小時。在濃郁的校園氛圍中,隊員們沒有放松文化學習,而是做到了“能踢能學”。決賽中的逆轉足以證明,通過將足球融入課程,融入學校教育體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足球水平,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自信心。
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走進校園,它就成為“五育并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練體育影響學習成績”的固化偏見,加上當下處于低谷的國內足球大環境,很多家長和學校對校園足球的發展持懷疑態度。如今,歷城二中女足用成績鑒證了校園足球“學練賽”的新路徑走得通,體教融合也可以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其示范意義可謂之大。不單唯成績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術和戰術意識,讓學生們真正領悟足球運動的精神和內涵,這才是發展校園足球的根本意義所在。
有數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3萬多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500萬名學生參加足球運動。足球進校園是體育的一場華麗回歸,久違的世界冠軍讓長期處在足球世界“神經末梢”的校園足球再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中。足球給校園帶來了原生態的朝氣和活力,這項酣暢淋漓的運動解放了孩子們的身體和天性,激發了他們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反過來,學校教育注入的文化內涵也給足球帶來了更多智慧因子。
作為足球運動基礎較好的省份,我省的校園足球發展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大力支持。就在前不久,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在調研基層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時特別強調,要堅持全省一盤棋、一市一平臺、一校一特色,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的改革與發展,辦好省、市、縣、校四級聯賽,切實為校園足球工作開展創設有利環境。
歷城二中女足奪冠不只是巔峰,更是開始。相信有了各界的關心和關注,以體教融合為基礎,在各地校園足球特色發展的道路上,“鏗鏘少年”的未來一定“足”夠精彩。